中國的鋼鐵企業包括河北鋼鐵、沙鋼等一線企業一直有考慮要建立自己的指數,也曾專門組織團隊進行深度的研究,但最終都未能推出。如果是以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主導建立,這實際上并不完全能夠代表數百家企業,這種公信力實際并不強,這反而被礦商抓住了把柄,對于指數本身權威性也并不夠。
當前有一種觀點是,“中鋼協作為半政府機構的組織,編制這種大口徑方管指數是否能被礦商及海外機構認可?”客觀而論,這確實面臨一些負面因素,但在中國,除了中鋼協外,實際找不出更為合適的機構來做此事。任何一個新生事物,都是由不夠認可到最終接受的過程。此次,中鋼協方面采取了過渡手段,充分考慮到了這種市場的質疑,先是準備推出國內礦價格指數,然后再推出進口礦價格指數。這無疑是一種務實和聰明的做法。
產品推薦
推薦資訊